督脈灸,行走在背上的中醫(yī)特色療法
2023-10-19
督脈灸又稱長蛇灸、龍骨灸、火龍灸,是一種傳統(tǒng)而古老的中醫(yī)治療方法,屬于中醫(yī)艾灸的一種,以在背部督脈的循行部位進行艾灸而得名。其原理是利用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來防治疾病、強身健體。督脈灸直接對病癥以火攻之,充分發(fā)揮經絡、腧穴、艾灸、藥物及發(fā)泡的綜合治療作用。
督脈灸有什么功效
督脈灸具有扶正固本、溫陽散寒的功效,即全身陽氣充盛與否,與督脈的氣血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,通過刺激督脈可以達到刺激人體陽氣,促進人體陽氣滋生的效果。
督脈灸的適應癥
督脈灸適合于虛寒性及慢性疾病,具體如下:
1.脊柱筋骨相關疾病:強直性脊柱炎、增生性脊柱炎、類風濕性關節(jié)炎、風濕性關節(jié)炎、慢性腰肌勞損、頸椎病、腰椎病等。
2.虛寒性內科相關疾病:慢性支氣管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炎、慢性鼻炎、支氣管哮喘、慢性肝炎、慢性胃炎、慢性腸炎、腹瀉等。
3.婦科相關疾病:月經不調、痛經、慢性盆腔炎、宮寒不孕、試管嬰兒助孕前輔助等。
4.虛寒體質(陽虛):全身怕冷怕風、手腳冰涼、關節(jié)冷痛、痛經、腰痛、面色暗淡、易感冒、便秘、失眠、黃褐斑、雀斑、痤瘡等。
5.濕性體質:血壓較高、肥胖、痰多、四肢乏力、面色萎黃、頭面易出油等。
督脈灸的禁忌證:
孕婦哺乳期,崩漏患者,肝、腎等嚴重原發(fā)病者,過敏體質,局部皮膚有破損,有出血傾向者等。
施灸后注意事項:
1.多休息注意保暖,多飲溫開水,不宜劇烈運動,灸后1小時內不能吹冷風 6小時內不能洗澡洗頭發(fā),睡前姜汁兌溫水泡腳(免費提供),忌海鮮,酒水,辛辣等發(fā)物。
2.過饑、過飽、過勞、過虛時不宜施灸。
3.高熱、抽風、有出血傾向、惡性腫瘤及某些傳染病患者等不宜施灸;孕婦不宜施灸。
4.鋪灸后會出現局部皮膚潮紅現象,經數小時即可消失,一般無不適癥狀,后不需做任何處理。
5.灸后1月內禁冷水洗浴,治療后須保溫、避冷風、慎起居,飲食以清淡為主。
6.少數病人有低熱、疲倦、口干等不適癥狀,一般會自行消失,無需做特殊處理。
溫馨提醒
治療前需由中醫(yī)師辨證施治,結合臨床癥狀,針對性的穴位施灸!
連州市人民醫(yī)院康復醫(yī)學科常年開展督脈灸項目,經驗豐富,技術成熟,歡迎咨詢預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