毒蘑菇不可這樣識別
2022-03-16
有些群眾認為可以靠形態(tài)、氣味、顏色等特征自行識別毒蘑菇。但實際上,即使是經(jīng)驗十分豐富的生物學家,往往也需要借助專業(yè)設(shè)備才能準確鑒別蘑菇是否有毒。
下列民間或網(wǎng)傳的方法統(tǒng)統(tǒng)沒用!
錯!從色彩判斷蘑菇是否有毒是無科學依據(jù)的,蘑菇是否有毒與顏色無關(guān)。
比如:雞油菌、褶孔牛肝菌和大紅菌等蘑菇顏色鮮艷,但美味可食;而灰花紋鵝膏、致命鵝膏等劇毒蘑菇的顏色卻為灰色或白色。
錯誤二:生長在陰暗潮濕處的蘑菇有毒,生長在清潔處的蘑菇無毒?
錯!確實大多數(shù)蘑菇都生長在陰暗潮濕的環(huán)境中,包括有毒和無毒的,但是劇毒的鵝膏菌卻多生長在相對清潔的林地上。
錯誤四:蘑菇與銀器、生姜、大蒜、大米等同煮,液體變黑則有毒?
錯!毒蘑菇不含硫或硫化物,不能與銀器反應(yīng)發(fā)生顏色變化;生姜、大蒜、大米與毒蘑菇同煮也不會變色。
錯誤五:高溫烹煮、煮沸、曬干可祛毒?
錯!毒蘑菇的毒素性質(zhì)通常很穩(wěn)定,一般的蒸、煮、悶、燒等烹飪方法或曬干加工都不能把毒素去掉。
就算你真的認對了無毒的品種,但是在野外,無毒的蘑菇常常與有毒的蘑菇混生,很容易沾染毒蘑菇菌絲。所以即使吃的蘑菇是無毒的品種,仍然會有中毒的危險。
不想中毒,唯一安全的辦法就是:不采、不買、不吃野生蘑菇!
連州市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
連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(宣)
微信宣傳資料1:廣東又有人“中招”!重要提醒:不要采食
(掃一掃查看)
微信宣傳資料2:大家來找茬之毒蘑菇篇
(掃一掃查看)